目的與原則

temple in forest

【 蠱  初六,幹父之蠱,有子,考无咎,厲終吉】

幹,如木之幹,枝葉之所附而立者也。蠱者,前人已壞之緒,故諸爻皆有父母之象。

子能幹之,則飭治而振起矣。

初六,蠱未深而事易濟,故其占為有子則能治蠱,而考得无咎,然亦危矣。

戒占者宜如是,又知危而能戒,則終吉也。

《象》曰:幹父之蠱,意承考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temple in forest

「你說”下一代要挑戰難題,重振家業,首先得確認目的與原則”?」

「是的。」

「什麼是目的?什麼是原則?」

「所謂目的,是指因著計畫與執行,所能達到的,有別於現狀的,更好的狀態。」

「那原則呢?」

「收歛,限制,負面表列的界線。」

「什麼意思?」

「如果需要透過什麼手段才能達成目的?或要達成目的就會造成什麼副作用?那些手段與副作用,如果會踩到原則界線,就寧可放棄這個計畫。」

「目的與原則並列的作用是什麼?」

「目的為正面表列,原則是負面表列,一正一負,通常計畫的大方向就確立了。

方向確立,資源與能量都得以集中,這當然是優勢。

但方向確立後,也必然要放棄其他選項,失去靈活自由度,這是劣勢。

上一代遺留下來的資源與能量,若不拿來與世界交換,做一些有產出的事物,也會隨時間衰變劣化;

所以下一代願意承接,機會自然出現。

承接不是事情的結束,相反的,是辛苦事業,是挑戰與威脅的開始,承接事業者,最好要有如此的覺悟。」

temple in forest

為何那個位子不是我的?

The dark corners of heart

【豫  初六,鳴豫,凶】

 陰柔小人,上有強援,得時主事,故不勝其豫而以自鳴,凶之道也。

故其占如此。卦之得名,本為和樂,然卦辭為眾樂之義,爻辭除九四與卦同外,皆為自樂,所以有吉凶之異。

《象》曰:初六鳴豫,志窮凶也。窮,謂滿極。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The dark corners of heart

「 你說這一局應該:獨立於世局之外,世界之邊,再來審時判勢,決定是否出手,參予這盤大棋?」

「是的。但總會有人按捺不住。」

「為何會按捺不住?不是說已經當邊緣人這麼久了?」

「就是因為覺得自己都在邊緣佇這麼久了,滿腹委屈不平;好不容易盼到局勢改了,風向變了,怎麼可以還在那邊安忍不動,錯失歷史機遇?」

「那他們要怎麼掌握歷史機遇?」

「叫。一直叫,大聲叫,先叫先贏。」

「靠,這是哪一招啦?」

「首先,這一局開始時,他們繼承了前一局先人們因為善於用謙,故而得兼:虛以納實,卑可取上,和則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完美蓄勢狀態,這是優勢。

也因為在前一局裡,他們選擇了依附強者,成為強者系統裡不可或缺的角色,裡外呼應,機會無窮。」

「這樣很好啊?」

「不好。如果強者坐在那個位子,為何那個位子不是我的?為何號令天下,莫敢不從的強者不是我?」

「啊這是哪根筯不對?」

「全部的筯脈都不對。因為有種變異組織細胞的生存方式,無法正常產出效益秩序,而是必須依附吞噬正常細胞來壯大自己,這是他們天生的劣勢。

所以當他們成長強壯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企圖吞噬他們原先依附的對象宿主,要不無法持續。但也因為這樣,必然引來強者整個系統性的反撲,這是無法避免的威脅。」

「你說的這種組織細胞聽來很耳熟?」

「嗯,一般我們稱之為癌細胞。」

The dark corners of heart

一步到位不好嗎?

Bridge in the Fog, Brooklyn

【謙 初六,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以柔處下,謙之至也。君子之行也,以此涉難,何往不濟?

故占者如是,則利以涉川也。

《象》曰:謙謙君子,卑以自牧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Bridge in the Fog, Brooklyn

「你說:謙卑的人,通常是那個可以看到世事最終結局的人?」

「是的。」

「那這個可以看到結局的人,要從哪裡開始?」

「既然可以看到結局,有終則有始,當然從最初,最底層開始。」

「為什麼最初都要從最底層開始?你是很喜歡待在地下室喔?從中間開始,一步到位不好嗎?」

「事物的開始,就像植物從土壤中冒出新芽一樣。

外頭天翻地覆,但妳插不上手說不上話。不是妳不好奇沒有意見,而是妳所處的位置最為邊緣低下,壓根沒人理妳。

但這看似劣勢的位置,反而讓妳可以積累資源,專注成長,成為妳的優勢。

邊緣低下的位置,讓妳打回原形,放掉一切過往的自以為是,從頭學習新事物,於是眼前自然到處都是機會。

眼前看到的都是機會,妳不免會像之前所說的,會有何不從中間開始,一步到位的念頭,但這樣反而會曝露出妳的不足,變成妳的威脅。」

「那如何避開這些威脅?」

「威脅由外而來,不是妳能決定的。妳能做的,只是清楚的理解妳此刻的劣勢,善用這個劣勢,自知之明,知所不足,然後就可以摸著石頭過河,去面對所有妳無法預知的威脅。」

Bridge in the Fog, Brooklyn

如果你曾經自以為是一位君子

Trees under clear winter sky, Taipei

「否 初六,拔茅茹以其彙,貞吉亨。

 三陰在下,當否之時,小人連類而進之象,而初之惡則未形也,故戒其貞則吉而亨。蓋能如是,則變而為君子矣。

《象》曰:拔茅貞吉,志在君也。

 小人而變為君子,則能以愛君為念,而不計其私矣。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Trees under clear winter sky, Taipei

「你說在黑暗閉塞時代,要能檯面上說一套,檯面下做另一套,但自己不會尷尬難受,才能渡過這個時代?」

「嗯,雖說對不具備這種天份的人而言,終究勉為其難,但生不逢時,也只能這樣了。」

「那是要怎樣說一套,做一套?」

「檯面上迎合所有主流聲音,至少做到不要抵抗,哪怕被人嘲笑媚俗無恥都不要被影響。」

「這算什麼?優勢嗎?」

「嗯,選擇在己,又能讓自己存活下來的方式,都可算作優勢。」

「那劣勢呢?」

「剛說了,做這種事,需要天份。有些人做得如魚得水,有些人就是做得生硬可笑,反而讓人看破手腳。」

「那怎麼辦?」

「就保持沉默,跟著人家做就好了。」

「那機會呢?」

「既然身處底層,就不妨從底層開始,建立一個符合底層需求的念想。」

「什麼樣的念想?」

「底層跟物質域重疊度高,本能行為所求,無非發財平安,就先從讓人為了發財平安,而願意信仰的秩序建立起。」

「我還是不懂,如果你曾經自以為是一位君子,為何要成為一個…?」

「小人嗎?」

「是啊,你都自己說了。」

「因為不管君子自願與否,當黑暗時代降臨,而他又來到底層時,他必須先成為一個過去師友間認為的小人,一來自保,二來才有機會讓其他小人看到成為君子的可能。」

「不會有外來的威脅嗎?」

「當然有。在黑暗時代,威脅隨時都在。所以只能在檯面下做的事,就不要浮出檯面。不要錯估形勢,以為自己可以改變成真。」

「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等到不抱任何期待的時候。」

Trees under clear winter sky, Taipei

為何要勉強自己加入這些人際網絡?

Summer’s Dying Pond, Taipei

「比 初六,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比之初,貴乎有信,則可以无咎矣。若其充實,則又有他吉也。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Summer’s Dying Pond, Taipei

「要建構自己說得上話的國際關係脈絡,就得主辦一個趴替,善待第一波願意來跟妳親善的朋友。
啊如果之前人緣真的很差,或者全世界被妳那個強大的敵人警告不許跟妳作朋友,不然後果自負,那怎麼辦?」
「我曾經聽過一位風評不佳,多有爭議,但坦承自己就是個登徒子的公眾人物說過:
當你走近一個房間裡,裡面有多位女士,作為一位登徒子,你應該去跟哪位搭訕?年輕的?漂亮的?看來寂寞的?還是珠光寶氣有錢阿姨?」
「所以咧?他的答案是什麼?」
「你應該不要去想你想跟誰搭訕,而是專注觀察,誰對你有興趣?走到那位面前,微笑,說話就行了。如果她對你有興趣,你說什麼話都不重要。」
「靠,這個是先求有再求好的概念嗎?」
「呃…妳要這樣說也行。山不來就我,我自應就山。
但不是隨機亂找或只依自已欲望,而是要觀察外在情勢,找出第一位潛在的,願意跟妳交往的朋友,讓他浮出檯面:

這一局重點在超前佈署,所以妳的行動應儘快試誤,錯了也沒關係,這是妳的優勢。
但因為大家都在觀望,所以妳的行動多所不便,也因為不熟悉,犯錯難免,這是劣勢。
只要妳抱著交往的誠意,而不是太多算計,就算失敗了,也會讓旁邊觀察的人感受到妳的誠意,成為妳意外的下一位朋友,這是機會。
但妳的行動也必然會引起視妳為禁臠者的反撲,加強對妳的封鎖,這是威脅。」

「我還是不懂,開國承家,自立自強不是很好嗎?為何要勉強自己加入這些國際啦,社會啦的人際網絡?」
「因為人類之所以可以在數萬年的演化中爭得現在的主導位置,靠的就是群體的社會性,不是個別的驚才絕艷,橫空出世。
一個人的好,放在社會脈絡裡,就有可能放大數百倍,造福更多人。
同理,一個新興國族,放在國際網絡裡,她能貢獻的價值愈高,國際間對她的欲望愈大,她也就相對愈安全愈自由。」

Summer’s Dying Pond, Taipei

勝利的關鍵是什麼?

twilight windowsill

「 師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凶。

律,法也。否臧,謂不善也。晁氏曰,否字先儒多作不,是也。在卦之初,為師之始。出師之道,當謹其始,以律則吉,不臧則凶。戒占者當謹始而守法也。

《象》曰:師出以律,失律凶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twilight windowsill

「如果戰爭真的不能避免,事到臨頭了,那除了你之前說的先決條件外,勝利的關鍵是什麼?」
「戰爭是物質、能量、意志與命運的總合拼搏,沒有所謂勝利的關鍵。
妳可能很強,但對方更強;妳可能很弱,但對方更弱;也很可能妳很弱對方很強,但在某個轉折點,對方運氣很爛,某件事出了差錯,所以妳就莫名其妙的贏了。」
「不知道取勝的關鍵,那我們怎麼面對戰爭?」
「我們不知道什麼是勝利的關鍵,但我們經過千百年的試誤與證否,大概知道什麼事情沒有準備好,失敗的機率就會極高。」
「什麼事?」

「在人,是紀律的服從。在物,是資源的備深。
戰爭衝突,雙方都各有聰明巧妙的戰略想定,但執行這些構想的,是第一線的執行者。
執行者服從紀律,就可以最大的穩定系數去面對戰場迷霧,不驚不恐,不會亂成一團,這是優勢。
執行者失去紀律,任何風吹草動,都會讓他們慌亂心驚,各自散碎,不再形成戰力,這是劣勢。

戰爭必然有磨擦,想定的計畫都會走樣;也必然有磨損,準備好的利器不一定用得上,尋常可見的物資反而一打就沒了,或者送不上第一線。
這時在戰前備妥備深各種資源,維護好物流通暢的一方,就能在大量的磨擦磨損中,撐到最後勝利的機會來到。
而一心想打奇襲巧戰,以為王師所至,摧枯拉朽的一方,自然覺得不用備深各種物資,反而覺得累重不便,而這正是他們本身最大的威脅。」

「所以你的意思是,戰略計畫沒用嗎?」
「不是。戰略計畫很重要,沒有戰略計畫,根本不知道如何備戰應戰。
但現代參謀之父老毛奇就曾說過:『炮聲一響,第一個陣亡的,不是士兵,而是精心安排的計畫。』
沒有紀律與資源去維繫戰力,面對不確定,再好的計畫,也只能像是一盆在夕陽中,因為缺水而枯萎的美麗花朵。」

twilight windowsill

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堅持妳自以為的原則。

Autumn Street, London

「 訟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陰柔居下,不能終訟,故其象占如此。

《象》曰:不永所事,訟不可長也。雖小有言,其辯明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Autumn Street, London

「你說:在這一局裡。爭的是資源,不是死活相殺;拿到資源,證明強壯後,還要懂得小讓資源給競爭對手,才不會把現在的對手變成日後的敵人?」
「很好,妳聽到重點了。」
「為什麼不是死活相殺?」
「套句對岸喜歡用的比喻:這一局是人民內部矛盾,不是敵我外部矛盾。
用現在通行的法律來類比,這一局稱為”訟”,是指財務權益糾紛,屬於民事範圍,告訴乃論,所以大家動嘴不動手,場面上難看,但不會出人命。」
「那出人命的呢?」
「出人命的叫作”獄”,是指殺人放火,刑法公訴罪,國家機器應主動偵辦,還被害者社會正義。」

「那走到這一局,最重要的指導原則是什麼?」
「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堅持妳自以為的原則。」
「靠,又來了。」

「這一局開始時,大家的目標一致,要的都是同樣的利益,同一個位子 。
妳的優勢是,因著之前付出的代價,此刻妳佔據了一個他人所無的起始點。
劣勢是,妳畢竟是新入局者,資源不如別人深重厚實,資訊也沒有別人即時清楚。
機會總是有的,位子在妳腳下,表示妳有跟別人交易的本錢。
威脅是,妳如果不交易,就可能會全部失去;妳如果交易,也會被人看輕看小,被社會恥笑。」

「那我是交易還是不交易?」
「交易。拿現在有的去換將來其他可能,且避免眼下即刻可能發生衝突的風險。」
「啊被人看輕看小,被社會恥笑呢?」
「如果嘲笑的是妳本來以為的朋友,那恭喜妳得到一個看清現實的機會。
如果看輕妳的本來就是敵人,那妳更應該高興,讓妳的敵人得到一個看錯現實看錯妳的誤判。」

Autumn Street, Lo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