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班底

Sunset over mountains, Taipei

【 臨  六四,至臨,无咎】

處得其位,下應初九,相臨之至,宜无咎者也。

《象》曰:至臨,无咎,位當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Sunset over mountains, Taipei

「我還是不懂,為何在治理系統時,有個階段我必須扮演鄉愿混蛋?」

「因為那個階段你不上不下,上面對你有疑慮,下面對你有猜忌,一個失衡,你就會從位子上摔下來。」

「所以我就得審時度勢,看人說話,來維持我的位子?」

「對。」

「靠,那這樣得撐到什麼時候?」

「撐到上面對你的疑慮消失,讓你更上一層樓。」

「然後下面的人也會對我不再猜忌嗎?」

「不。這時你與原先指揮不動的人之間的階序更遠了,猜忌只會更深不會解除,這是劣勢。」

「那我應該如何解除他們對我的猜忌,建立內部的優勢?」

「很難。若可能,你應該直接組建自己的班底,一個可以徹底執行你意志的系統,才有優勢可言。」

「那原先的人馬呢?趕出去嗎?」

「原先的人馬趕出去,反而有機會與外部的資源串連,最終形成你的威脅。」

「那應該怎麼辦?」

「留在體制內,處在你的控制下,與系統內其他部門隔絕,無法得到更多資源,讓他們愈來愈不重要。」

「那我自己的人馬呢?給予所有的資源嗎?」

「不可以。你的人馬才剛組建,一下子給太多資源只會鬆散敗壞。

他們唯一能得到的資源就只能是你。你應該親自帶領他們,迎向各種不確定的挑戰與機會。」

Sunset over mountains, Taipei

從放棄開始擬定策略

Trail in the forest on a snowy night

【蠱 六四,裕父之蠱,往見吝】

 以陰居陰,不能有為,寬裕以治蠱之象也。

如是,則蠱將日深,故往則見吝。戒占者不可如是也。

《象》曰:裕父之蠱,往未得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Trail in the forest on a snowy night

「想像可能與盤點資源之後呢?」

「當你儘可能想像所有可能,盤點眼前手上所有資源,校準兩者之間的洽合與落差之後,就可以擬定策略了。」

「策略要從哪裡開始擬定?」

「從放棄開始擬定。」

「什麼意思?」

「先把利害不大的可能逐一捨除放棄,放棄到最後,總會有一個你不能放棄的,針對這個可能,集中資源,做過頭。」

「我不懂,之前你說過「由豫」,擬定策略不是要先看手上的資源,用最多最有利的資源去設定策略嗎?」

「這是大部份人的做法,但也是為什麼大部份策略都失敗的原因。」

「為什麼?」

「通常資源最多的地方,看似優勢;但也是最容易產生腐敗的地方,這是劣勢。

只從自己擁有的資源去想策略,就好像一個在黑夜裡掉了鑰匙的醉漢,只肯在路燈下找,以為這才有機會,卻不去想鑰匙是否遺落在其他地方?

所謂「由豫」,不止要考量自己擁有的資源特性,也要洽合外部的客觀形勢。」

「這樣會有什麼威脅嗎?」

「虛耗時間,消耗資源,再多的家底,都會在有限的時間內耗費殆盡,那時,不止原先的對手會變成敵人,連原先的盟友也會慢慢變成最可怕的威脅。」

「這樣的事常發生嗎?」

「這樣的事,自古以來,每天都在發生。

不要忘了,我們現在在談的這部遠古經典,就來自一個曾經是盟友,翻臉變成威脅,推翻原先那個擁有最多資源老大的故事。」

Trail in the forest on a snowy night

掌握資訊流是一切的源頭

Mountain among the sea of clouds, Taiwan

【謙 六四,无不利,撝謙】

柔而得正,上而能下,其占无不利矣。

然居九三之上,故戒以更當發揮其謙,以示不敢自安之意也。

《象》曰:无不利,撝謙,不違則也。言不為過。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Mountain among the sea of clouds, Taiwan

「我還是不懂,這個比別人都累,整天幫大家作會議記錄的鄉下土包子,為何最後可以成為領導者?」

「妳聽過資訊流,商流,金流,物流這四個順序嗎?」

「沒,這啥啊?」

「這是網路時代分析交易流程的順序。

在前網路時代,實體交易時,大家都是看到實物後才取得資訊,然後決定交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幾千年來不都是這樣嗎?」

「對,但網路時代出現後,把這個過程拆解了。

大家先在網路上看到商品資訊,然後再放入購物車,然後再刷卡結帳,最後才有宅配到府或到店付款取貨。」

「啊這跟做會議記錄做到成為總書記有什關係?」

「掌握資訊流是一切的源頭,別人不知道你知道,大家都只知道部份,只有妳知道全部,妳就比所有人更具備優勢。」

「所以咧?」

「所以當妳坐上那個位置後,妳就有機會跟外部交易,促成商流,讓手上的資訊進一步發揮,形成資源。」

「那劣勢呢?」

「妳的位置比以前高了,如果之前的功課做得不札實,愈往上昇,基礎就會愈不踏實。」

「然後威脅就出現了?」

「是的。當妳浮上檯面後,就要更謹慎,更守規矩,不能隨便講幹話,儘量不要招惹敵意,把外在的風險係數降到最低。」

Mountain among the sea of clouds, Taiwan

顯擺靠勢

mountain pass in storm

「泰  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已過乎中,泰已極矣,故三陰翩然而下復,不待富而其類從之,不待戒令而信也。

其占為有小人合交以害正道,君子所當戒也。陰虛陽實,故凡言不富者,皆陰爻也。

《象》曰: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陰本居下,在上為失實。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mountain pass in storm

「你說:愈簡單的事,愈難做到。而誠信就是那個簡單的事?」

「是的。」

「可是我看很多不怎麼有誠信的人,還不是扶搖直上?而且還飛得很高?」

「妳說的那種現象,就像熱帶氣旋一樣,三不五時就會把某些人帶上高處,一般我們稱為「靠勢」。」

「就像人家說的,風口上來時,豬都可以飛上天?」

「嗯,但他也得事先站到對的位置上,才能靠勢而上,不管是有先見之明或是運氣,這都是他的優勢。」

「那機會呢?」

「這樣上去的人,很難不顯擺。因為沒有札實的基礎支撐,所以必須靠虛張聲勢來交易更多機會。」

「那劣勢是什麼?」

「也是顯擺。這樣的人,就像從熱帶氣旋發展成颱風,會帶來一時的風浪,但沒有核心信念,隨著勢能漸弱,終究會引來威脅。」

「什麼樣的威脅?」

「跟他一起扶搖直上的人。隨著勢能漸弱,他身邊的人不管是為了自保或為了另求發展,都會加速奪取他原有的資源,加速他的敗亡。」

「那其他的組織團體不會嗎?你之前說的,在曠野裡流浪四十年的那個小小國族為什麼不會?」

「因為他們的核心是札實而非靠勢,表現在外的態度也不是顯擺招搖。

如果妳願意經受苦難去打磨妳那一點小小的核心信念,妳就不會是某年夏天閃現即逝的熱帶風暴。」

mountain pass in storm

念想,讓我們相信這世上有些超越現實利害的事。

night mountain

「小畜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以一陰畜眾陽,本有傷害憂懼。
以其柔順得正,虛中巽體,二陽助之,是有孚而血去惕出之象也。
无咎宜矣。故戒占者亦有其德,則无咎也。

《象》曰:有孚惕出,上合志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night mountain

「你說:要遠行,就得心中有個念想,才知道要去哪裡;如果心中沒有念想,或者忘記了,那就寧可回頭,回到原來出發的地方?」
「是的。」
「這是一種原則嗎?」
「這是一種經驗法則。之前說了,這部經典的可畏之處,就在於衪不講道德,不談對錯,只歸納經驗中的吉凶悔吝,再將其符號化,現實無情到不行。」
「那念想又如何幫助我們走到想去的地方?」

「念想,會讓我們相信這世上有些超越現實利害的事。
相信這種事存在的人,在待人時,就會懂得謙卑,在接物上,就會抱持誠信;這是他們的優勢。
也因為堅持念想,相信那個現實中看不到的事,在遠行的過程中,不免於現實格格不入,這是劣勢。
但現實如此隨機漫步,變化不定,反而是那些有念想的少數頑固份子,不因現實而改變方向,可以離目標愈來愈近,這是機會。
但在距目標愈來愈近的過程中,他們也少不得付出代價,焦慮損耗,乃至受傷見血,這都是無法避免的威脅。」

「為什麼有念想就會讓人懂得謙卑,抱持誠信?啊我沒念想就不會嗎?」
「妳若沒有一點念想,就很容易變成虛無主義者,反正一切都是假的,眼前利害最重要,能拿到手上的才是我的,明天怎麼樣明天再說。」
「這樣不好嗎?」
「這世上的利益,不是妳現實就可以拿到手上的,妳總得交換些什麼妳有的,才能跟外界交換。
而沒有念想的人,終歸無法創造出自己獨有的,有價值的事物。」

night mountain

堅定的跨過那一步,溫柔的當個依附者

Botanical Garden Entrance, Taipei

「比 六四,外比之,貞吉。

以柔居柔,外比九五,為得其正,吉之道也。
占者如是,則正而吉矣。

《象》曰:外比於賢,以從上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Botanical Garden Entrance, Taipei

「你說國際間交易要看風險利害,這是必要條件;但結盟選邊時就要看有無共同價值,這是充份條件?」
「是的。」
「如果光看利害,不管價值,就算是獨霸如美帝,也會被小國強人綁架,一路走到黑?」
「很高興妳聽懂了。」
「那如果利害相關,又有共同價值呢?」

「那就堅定的跨過那一步,溫柔的當個依附者吧。」
「靠,溫柔堅定四個字是這樣用的嗎?」
「嗯,此時妳所在的位置必須得跨出同溫層,與世界共冷暖;所以得趁著還有主動權時,靠向利害價值均同的強者,這是優勢。
但如果妳想靠過去,通常也會有其他跟妳處境類似的角色,想搶同樣的位置,於是妳看來就沒那麼可貴,也不一定要得到想要的資源,這是劣勢。
妳要嘛就在第一時間靠過去,若是晚了,已經一大堆人靠過去,妳就寧可待在原處,好好培養妳的資源價值,等待下一次機會。
但等待總是漫長不確定的,這過程中妳會懷疑自己;到了妳辛苦培育的資源價值到位了,反而會引起妳的敵人的焦慮,想要提前把妳一口吞掉,這是威脅。」

「就算要當人家的依附,好像也沒那麼容易嘛?不是說1加1可以大於2嗎?」
「吞併容易依附難。要有共同價值,才有依附關係;沒有共同價值而硬要相合,就是吞併了。
有些人會說我們原為一體,但他的意思其實是:1加1之後,只有他這個1直接大於2,而妳這個1就不見了。」

Botanical Garden Entrance, Taipei

設法死得比敵人少。

Rise in the corner of history

「師 六四,師左次,无咎。

左次,謂退舍也。陰柔不中,而居陰得正,故其象如此。
全師以退,賢於六三遠矣,故其占如此。

《象》曰:左次无咎,未失常也。
知難而退,師之常也。

——《周易本義[宋.朱熹撰]》

Rise in the corner of history

「開戰者與應戰方都要死傷那麼多人,那除了您說的覺悟與意志外,憑什麼應戰方可以撐得比開戰方久?」
「設法死得比敵人少。」
「靠,這不是廢話嗎?」
「這話一點都不廢。曾經有位聰明人說過:所謂偉大的將領,就是能夠最有效率的殺死自己人,讓自己人死得比敵人有價值。」
「那如何做到這點?」
「知所進退。

應戰方通常在自己熟悉的家園作戰,掌握在地的地理天氣資訊,也擁有資源人脈,這是優勢。
但通常應戰方無法掌握開戰時的主動權,要打哪裡?在何時打?都掌握在開戰方手上,這是劣勢。
綜合以上兩個前提,應戰方應善用自己的優勢,在開戰方發動戰爭時,儘可能保存戰力,不讓開戰方在第一時間摧毀妳的有生戰力,這是機會。
若是應戰方無法在第一時間保存戰力,就極有可能失去抵抗的意志,因而絕望投降,這是威脅。」

「那應戰方如何知所進退,保存戰力?」
「邊打邊躲,邊躲邊逃,不跟敵方的精銳硬槓,而是讓他追著妳打,卻又打不到;
他愈前進補給就愈跟不上,眼前又都是廢墟,無法就地給養,他的資源日益消耗,意志日益低迷,形勢就會逐漸往對妳有利的一方傾斜。」

Rise in the corner of histo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