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自己,能讓我們得到自由。

( Image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困擾盲人的並不是黑暗,而是相同重複的顏色一再浮現,反而讓人更渴望黑色的慰藉。…有種顏色是盲人──或至少說我們這種盲人── 看不見的,那就是黑色;另一種是紅色。

紅與黑將我們拒於門外,對於早已習慣在完全黑暗中睡覺的我,很長的時間都被困在這霧靄般的世界,在這淡綠或淡藍朦朧地發著光的霧裡,這就是盲人的世界。

我想躺臥在黑暗中,盲人的世界並非人們想像的黑夜。」——–波赫士

( Image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你提過好幾次,要能『觀察自己』?」
「是的。」
「我們觀察這個世界都來不及了,為何要觀察自己?」
「因為這個世界來自妳的意識所體現,當妳觀察這個世界時,這世界就變成現實,也就失去變動的可能了。」

「什麼意思?」
「還記得我跟妳提過的量子態中的『量子疊加』與『量子坍縮』嗎?」
「當事物處於量子態時,若沒有觀察者,那它既是這個,也是那個;這被稱為『量子疊加』。
但如果出現觀察者,事物會因著觀察者所處的立場角度,立刻變成只有這個,不是那個;這被稱為『量子坍縮』。」
「很好,這就是我們眼前這個現實世界的成因。」

「那我們為何要觀察自己?」
「一般而言,觀察自己可以讓自身得到超越,而不再經受因此身所帶來的痛苦。」
「真的嗎?」
「嗯,我們熟悉的古老經典,一開頭就是那位能『觀察自己存在』的覺者,因此得以『渡一切苦厄』。
但,我猜想不止於此。」
「都渡一切苦厄了還不知足?」
「其實,『渡一切苦厄』這五字華文,來自那位著名的大唐留學僧超譯。妳若去檢視同時期傳入圖博的圖博文經典,或更早期的源頭梵文經典,都沒有這一句。」
「哪這位留學僧幹嘛超譯?」
「我猜想是他在經歷了那麼多危難痛苦時,都靠著觀察自己渡過一切,所以日後在翻譯這段時,才忍不住夾帶了自己的心得私貨。
但其實『渡一切苦厄』,是如果妳能觀察自己後,必然發生的作用。在經文中強調這項,反倒讓經文變成手段,好像是為了要避免世上諸般危難,才去觀察自己。」

「啊要不然咧?」
「觀察自己,能讓我們得到自由。」
「你在說什麼?」
「當我們觀察眼前的世界時,世界就從『量子疊加』坍縮為現實,失去變動的可能。」
「是吧?」
「那我們如果能夠觀察那個忙著不停觀察世界的自己呢?」
「會怎樣?」

「我們就會從量子坍縮的現實點,回到量子疊加的不確定點:既是這個,又是那個。
當我們可以回到那個不確定點,就可以瞥見世界並存的的各種樣貌。」

( Image From “Chien Chung Wei” classroom)

知道我們其實不知道。

River City, Taipei

「有些事我們知道(Know knows)
有些事我們知道尚未得知(Know unknowns)

還有些事,我們不知道,其實我們未知(Unknown unknowns)」

—–倫斯斐(Donald Rumsfeld)

「當我們問了如果(IF)?給「對抗挑戰」「合作共生」與「逃跑求生」三種態度都盤點了資源與技能,然後呢?」
「然後,我們就來到這個倒金字塔與正金字塔所組成的沙漏的最後一層了:怎麼辦?(HOW),與多少代價(HOW MUCH)?」
「為什麼是最後一層?」
「意識層決定態度,能量層盤點資源與技能,到最後固化成現實世界的物質層,就得考量方案與代價。」
「方案從何而來?」
「從上一層的資源與技能,盤點三種可能而來。」
「哪三種可能?」

「首先,是這個資源與技能,相較於競爭對手的優勢是什麼?
如果有,那方案就應儘可能將這個優勢放大,擴張,發展到一種無人能企及的極端。
但是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優勢,任何資源與技能都一定有相對的弱勢。」
「那我們如何處理弱勢?」
「要不就是隱藏,讓對方無法察覺利用;若是無法隱藏,就得逆向思考,拿弱勢當優勢用,另成一種方案。」
「如何拿弱勢當優勢用?」
「當你弱小時,消耗的能量一定比強者為低。含水過冬,厚積薄發,持續用很少的能量做同一件事,滴水穿石,與時間站到同一邊。」

「那第三種可能呢?」
「把優勢與弱勢重新組合為一個互為呼應的有機方案。」
「這很難吧?」
「嗯,也是最多領導者最想做的方案,但大多數都失敗了。」
「那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順勢而為,不勉強,不為難。」

「代價呢?」
「一般來說,直接要付出,大家都看得到的,可以定義為”費用”,就是拿這個代價去買那個可能。
但大多數人容易忽略的代價,其實是”成本”。」
「什麼成本?」
「有五種,首先是”機會成本”:
這個資源有無其他更好的方案?
如果你拿這個資源選擇了這個方案去用,那其他沒選的方案就是你放棄掉的”機會”,這是一種成本。」
「那我就選別的方案不得了?」
「那妳又會遇上”風險成本”,如果不是這個方案,那可能就會出現某種風險。」
「靠,然後呢?」
「然後妳一定會遇到”直接成本”:
從妳選擇這個方案要去執行,立刻就要付出的成本。」
「再來呢?」
「”邊際成本”。
如果妳愈做規模愈大,那每次去做的成本就會愈來愈小;但反之如果妳的規模做不大,這個成本就不會變小,讓妳無法翻身。」
「那可以選擇不做啊?」
「那妳就得面對”沉沒成本”:
當你選擇走下去後,就會一路付出代價,不走到最後目的,這些代價都不會有回報。
基於人類本能對於損失的痛苦大於得到的喜悅,沉沒成本會讓人像賭場裡一直想翻本的賭徒,一直押進身家財產,直到家破人亡。」
「哇靠,這麼嚴重?」
「嗯,當走到方案與代價時,就是物質層的領域了。物質層奉行古典力學,重力主宰一切。
如果沒有意識的察覺與能量的昇華,所有的事物都會走向失序與墮落。」

「那如何察覺呢?」
「知道我們其實不知道。」

http://ibabel.tw/fair/index/1067

面對認知,盤點現實

Cotswolds in Autumn, UK

「任何年紀的人都需要幻覺。
如此人類才不會太快放棄求生,因而導致滅亡。」

─Joseph Conrad,英國小說家,37歲之前為水手,《黑暗之心》作者

「當我們透過思考,面對永遠無法透徹的現實,得以盤點我們必然會發生謬誤的認知後,就可以心如止水,隨便這個世界怎樣都算了是嗎?」
「呃…不是沒有人這麼想過。事實上,每一代不管透過邏輯或經驗冥想後,就像電影中選擇紅色藥丸,得知這個冷酷現實的人,總有人選擇放棄。」
「放棄什麼?自己還是這個世界?」
「放棄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
「這樣不好嗎?至少他不會以為自己可以控制這個世界,也不會因此傷害別人。」
「不是不好,只是可惜了。」
「可惜什麼?」
「可惜了這個經歷各種可能,並因此讓自己昇級進化的過程。」
「啊我們都面對現實,也盤點認知了,是還要怎樣昇級進化?」
「我們可以試著翻轉一下,面對認知,盤點現實。」

「現實如何盤點?」
「找一張白紙,在最上方第一列寫下「REALITY」,提醒自己,這一列只能寫具體發生過的事物,不寫感覺或者期望。」
「具體事物千百種,到底要寫什麼?」
「當然是那些妳現在最關切,卻又不知如何是好的事。」
「那還是很多啊?」
「具體事物千百種,但嚴格來說,重要的只有三種:
1- 曾經存在,但妳再盤點時已消失的舊事物。
2- 過去不曾出現,卻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新事物。
3- 一直存在,但卻已變多變少,甚至變得不一樣的事物。

這三種事物,才是揭露現實變化的足跡,從這些足跡中,我們可以判讀變化的趨勢與流向。」

「為什麼要從現實發生過的事物開始?不能是感覺或期望?」
「還記得之前說過的:物質,能量,意識三個重疊的世界嗎?
具體事物來自物質所構成的這個時空,是能量固化沉澱後的結果,它不像能量始終在流動,也不會如意識般變幻無常,所以從具體事物開始,比較容易建構出這個思考架構。」

「那為什麼要只能寫在第一列,很多唉?多寫幾列不行嗎?」
「只能寫一列,一來是為了限制意識聯想的無限延伸,這樣就只能寫下真正重要的。
二來是為了準備後續的歸納,當妳寫完第一列的「REALITY」,我們就可以準備歸納出第二列。」
「第二列叫什麼?」
「「TRUTH」,現實事物的真實面貌。」

http://ibabel.tw/fair/index/1061

面對現實,盤點認知

Winter rain gleam, Taipei

「同時存在三個世界:
世界一:由物理客體和事件組成的世界,包括生物的存在。
世界二:由心靈主體和其感知事件組成的世界。
世界三:由客觀知識,如數學、邏輯所組成的世界。」

———卡爾.波普

「你說:”在能量已塌陷固化的物質界,我們得隨時提醒自己:現象歸現象,認知歸認知。”
是說我們常常會把現實與認知搞混嗎?」
「不是常常搞混,而是對人類而言,我們不可能碰觸現實,只能「認知」現實;在認知的碰觸、解讀與存檔「客觀現實」的過程中,必然會創造新的「主觀現實」。」
「那我們又如何提醒自己呢?」
「不妨從一個簡單的問句開始:
“妳以為的未來,是否符合妳現在的預期?”」

「要很悲觀的人才不是吧?大部份人誰不是認為未來會符合期待?」
「不。悲觀的預期也是一種期待:期待宿命的降臨。」
「靠,那誰不是啊?」
「對,所以若「是」,則「否」。」
「什麼意思?」
「若是符合妳主觀預期時,就一定不是客觀的現實。」

「這會不會太絕對了?我們不是偶爾也會有心想事成的時候嗎?」
「會。但心想事成通常是造化事物偶然到位,我們的認知再給予意義的結果,並非真的心想事成。
通常嚐過一次「心想事成」的人,想再複製一次成功經驗時,都會得到現實的教訓。
曾經有一位叫卡爾.波普的聰明人提出這樣的描述:

事物發生之前,都會有預期;事物發生之後,必然有結果。
預期+結果,就會產生我們自以為的通則。
預期+通則,產生了打算如何處理未來的「計畫」。
結果+通則,產生了印證加強通則的「解釋」。」
「那如果預期與結果不符呢?」
「那我們就會修改通則,讓它可以符合解釋。
人類終其一生,都在尋找通則,消去例外。
但真實的世界,卻永遠都在創造意外,破壞通則。」

「什麼是真實的世界?」
「當你以為世界是這樣子時,衪就一定不可能只是你以為的樣子。
而這個包含了你以為的,但其實無從認知無法描述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

如同那部古老經典中有名的三段論所言:
“人言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

若我們能體悟到此,或者就能面對現實,盤點認知,一瞥那個真實的世界。」

http://ibabel.tw/fair/index/1056

默照此身

Observe yourself quietly

「當下,是作為一個人,當真能被剝奪的唯一實存。」

—–馬可士.奧理略(羅馬皇帝,斯多葛派哲學家)

「如果,假設,萬一,我們不小心做到你所說的,既能不給予眼前事物任何意義,又能不選擇自己的處境,不控制外在的事物,那時會怎樣?會很超然或像有人說的狂喜嗎?」
「呃…我知道妳說的那種情境,但別人是別人,我無法去證實別人的體會。」
「那你自己呢?」
「我猜想,如果有一時片刻,讓我不小心做到了,那時應該不是超然狂喜,而是恍然稀微。」
「說人話好嗎?」
「恍然明白,稀微清楚。」
「算了。那這個恍然稀微時,你會幹嘛?」
「第三件事,默照此身。」

「什麼是默照此身?」
「當外在的事物與內在的意識皆無可依憑時,妳只能回歸到妳當下暫時的依存:此身。」
「那你是怎麼做的?」
「每家每宗各有不同的作法,我的方法是東拼西湊偷來的,適用於我,不一定適用於其他人。」
「那你又何妨說說?反正人家也不一定同意買單。」

「當我心煩意亂,不知如何是好;或是剛好相反,自以為超然一切,洞察覺知時,都會試著回歸呼息,默照此身:


1- 舌抵上顎,下巴收緊
2-頭頂至尾椎調成一直線
3-緩慢而深的吸氣,腹部逐漸收縮
4-停止呼吸片刻,在緊縮的下腹與脊椎之間的空間,感覺氣的存在。
5-繼續吸氣,再停片刻,直到再也吸不進去了,不要勉強,緩緩讓氣自鼻間呼出。
5-過程中,觀察身體上任何緊張的部位。
6-專注身體的運行,不管外界天崩地裂,即使片刻形神俱滅。」

http://ibabel.tw/fair/index/1029

放棄認知,盤點現實

City in the afternoon, Taipei

「當你發現出發時對方向的認知,與現實環境有落差時,請先放棄認知,逐一盤點現實,從頭建構你此時的所在與可能的方向。」

—–《漂流》
———————
2013年六月初,當我發現創業時的想法與現實有很大落差時,我試著在筆記本裡記下十九個關鍵字,每一個字,都問了七個問題:

「true?」有哪些現實?
「what?」這些現實意味著什麼意思?
「why?」因何致此?
「so?」所以,你的態度是?
「if?」如果…會怎樣?
「how?」怎麼做到?
「how much?」要付出什麼代價?

不急,不趕進度,一個字,一個字問。
問的過程中,新的轉向與可能性,也就慢慢浮出來了…

http://ibabel.tw/fair/index/115